6 月 19 日至 21 日,2025 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北部区域决赛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圆满落幕。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权威赛事,本次北部区域决赛以培育无损检测领域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有力推动北部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提质升级。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北部多省份高校的 300 余名师生踊跃参赛,围绕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展开高水平竞技。
激烈赛况:理论实操深度融合,学子赛场竞风流
赛事以理论知识考核拉开序幕,试题体系涵盖无损检测基础原理、设备操作规范、缺陷评定标准等核心知识点,特别融入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装备等北部特色支柱产业的典型工程案例,全面考查参赛选手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深度与工程应用能力。
实操竞赛环节亮点纷呈,将赛事竞技氛围推向高潮。射线检测赛道上,选手需熟练操控射线探伤设备,通过精准调节曝光参数、焦距等关键技术指标,获取高质量射线底片,并凭借专业学识对底片中的缺陷进行精准识别与量化评定。超声检测区域,参赛选手运用超声相控阵设备,经细致调试探头参数后对复杂结构工件开展高效扫查,凭借敏锐的信号捕捉能力成功定位微米级细微缺陷。磁粉检测赛场,选手们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从工件表面预处理、磁悬液施加到缺陷观察判断,每个环节均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赛事特色:彰显北部优势,构建创新竞赛生态
赛事筹备阶段,组委会联合北部本地及行业领军企业(如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天星航空机电装备有限公司等)深度参与赛事全流程组织。这些企业不仅为大赛提供先进检测设备与技术支撑,更结合北部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将生产一线的典型检测难题转化为竞赛命题,实现赛事内容与北部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契合。例如专项设置的压力容器焊缝检测模拟任务,严格依照特种设备行业最新标准,涵盖气孔、裂纹、未熔合等典型缺陷类型,让选手在竞技中积累贴合北部产业特色的实战经验。
为提升赛事科技含量与公平公正性,大赛引入多项创新技术手段。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虚拟仿真训练系统,为选手提供沉浸式三维训练场景,有效降低实操失误概率;现场设立的无损检测技术展示区,系统展示超声相控阵全聚焦成像(TFM)、数字化射线检测等前沿技术在北部重点行业的应用实例;同步引入智能评分辅助系统,为评委评分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显著提升评审效率与精准度。
成果丰硕:优秀团队崭露头角,校企合作结硕果
经过三天的激烈比拼,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高校参赛团队表现突出。射线检测赛项中,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周俊鹏团队荣获冠军,沈阳工业大学杨玉坤团队、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杜文博团队分获亚军和季军;超声检测赛项中,大连交通大学宋冰颖团队获得二等奖;磁粉检测赛项中,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辛宇航团队、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柏泓玮团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韩丽妍团队斩获一等奖,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张煜琦团队、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韩鹏飞团队、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霍麒石团队获得三等奖。这些优秀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将在全国舞台展现北部学子的专业风采。
赛事同期举办的校企对接会成果显著。来自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的 15 家企业代表与参赛高校师生深入交流,现场达成多项人才培养合作意向,签订 8 项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多家企业表示,通过赛事发掘了一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且具备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将为获奖选手提供优先就业通道。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北部区域决赛为企业选拔本土优秀无损检测人才搭建了优质平台,我们尤为看重选手在赛事中展现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此次北部区域决赛的成功举办,充分践行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的教育理念,有力推动北部高校无损检测专业教学改革。随着北部制造业持续升级,无损检测领域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大赛不仅全面展示北部高校专业教育成果,更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搭建坚实桥梁。业内专家期待以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吸引更多北部学子投身无损检测事业,为区域无损检测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 :上海丰赫佳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丰赫佳业